关键字: 范围: 栏目: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钢价“大起大落” 限产呼声再起

发布日期:2018-12-17       
  2018年下半年的钢铁市场被业内戏称为“猴市”。不足1个月时间,钢铁价格从4700元/吨跌破4000元/吨。

  “从今年3月份开始,国内钢价呈现出上涨趋势,从3700元/吨一直飙高到4700元/吨,然而进入11月之后,钢价暴跌,不到1个月即跌穿4000元/吨。”西北某大型钢贸商负责人徐宁(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过去的11月份,由于资本做空,螺纹钢期货跌了八九百元,现货跌了六七百元,贸易商情绪悲观,违单情况时有发生。11月20日,钢坯价格甚至由3580元/吨跌至3450元/吨,下调幅度达130元/吨,距离今年3月份系统性风险的3300元/吨的价格仅一步之遥。

  对此,仝琳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钢价有回暖反弹的迹象,但是西部地区钢厂已经到了亏损边缘,新疆地区甚至有钢厂已经提前停产,钢企高负债的局面仍未改变。

  对于钢价暴跌的原因,仝琳解释称,钢价的波动受到供需关系影响,2018年冬季钢铁行业并未因环保问题而出现“一刀切”,加之冬季钢铁供需放缓,从而加大了钢价的下行压力。

  钢价涨跌幅度大

  2018年,钢铁的价格行情可谓是“上蹿下跳”。

  近几年来,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进入2018年之后,钢企需求形势向好,生产经营状况亦得到改善,实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2018年3月份起,钢价就开始呈上升趋势,甚至连涨8个月,截至10月底钢价达到4700元/吨。

  根据钢谷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在钢价起步之前的2018年1~2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13682万吨、11331万吨和159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9%、下降1.7%和增长1.9%。2018年3月上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73.2万吨,较2月下旬减少14.67万吨,减幅7.81%。这也就是说产量总体下降,为钢价上行奠定了基础。

  具体到业绩层面,2018年钢企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以及三季报也印证钢价上涨之后带来的利好。记者梳理上市钢企公告发现,截至2018年10月底,33家上市钢企中,盈利达807.8亿元。排名前三依次为宝钢股份、鞍钢股份和马钢股份,净利分别为157.47亿元、68.47亿元和55.83亿元。

  不过,钢价的上涨未能延续太长时间,仅仅1个月之后,钢价就从每吨盈利近千元跌至亏损状态。徐宁向记者表示,往年虽然冬季钢铁需求会下降,但是由于近年来环保压力等因素,冬季钢企会被限产或者停产,这使得存活下来的钢企“淡季不淡”。然而,今年刚刚入冬,就给了钢企一个措手不及,钢价一路下跌,单日的跌幅甚至超过100元/吨。

  英大期货北京营业部黑色系负责人李庆朝向记者表示,虽然黑色系12月12日上涨,但上涨的空间有限。从找钢网的数据来看,目前钢厂螺纹钢的利润空间有所收窄,钢厂的生产方向会偏向窄带、圆钢或者外贸单。

  “不管是暴跌还是暴涨,都不利于钢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徐宁向记者表示,2015年,钢企全面亏损,致使一部分中小钢企退出了市场,短暂的阵痛给后市带来了利好,钢价回升且趋稳。而没想到的是,2018年末,钢价却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不利于钢企巩固“去产能”以及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有可能会倒退至2015年之前。

  然而,何杭生却不认同徐宁的说法。何杭生表示,在11月之后,的确有部分钢企出现亏损,甚至停产,但是绝对不会回到2015年的1800元/吨,况且近几日,钢铁价格已经明显出现反弹回调趋势。

  另外,何杭生认为,在未来钢厂将会直接对接用户,钢贸商必须面临转型。

  钢贸商呼吁限产

  在徐宁以及多位受访的钢贸商看来,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目前钢铁市场的症结主要集中在采暖季限产和库存等方面。

  据徐宁介绍,在2018年9月11日,市场传言“取消限产比例”,随后引发黑色系期货整体下跌。本报记者查阅当天期货交易记录发现,受环保限产取消的传言影响,螺纹、热卷当日午后跳水,最终分别收跌4.97%、4.68%,焦炭受此拖累下跌5.54%。次日,盘面依然延续悲观情绪,继续飘绿,最终在环保部门出面辟谣之后,才逐渐停止下跌趋势。

  对于所谓的“取消限产比例”,徐宁解释称,此前已经出台的京津冀地区供暖季限产文件是8月初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中提及“天津、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安阳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其他城市限产比例不得低于30%,由省级政府统筹制定实施方案”。

  然而,上述“取消限产比例”的传言却表示,新的限产方案将取消30%和50%限制指标,且把空气质量改良目标从5%下调到3%。这也就意味着2018年冬天,钢企减产将放缓,从而影响到价格。

  据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年冬季限产政策的实施均会对钢铁产量形成影响,涉及钢铁产业的限产比例在10%~50%不等。但是今年供暖期限产力度放缓,并采用了灵活的错峰生产方案。

  或许正是因为环保政策的调整,今年冬季进入11月份之后,全国大部地区钢企库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增加,即便4个省份库存出现下降情况,相对比例也较小。

  对此,李庆朝认为,目前是北方的螺纹钢销售淡季,虽然价格有所回暖,但是现货需求并不买账,冬储意愿并不强烈,加上对明年经济预期悲观,对市场上涨行情有所压制。不过,如果能有相关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或者中美贸易冲突有了突破性进展,那将对市场行情的影响预期就会有变化。

  “从目前来看,2018年的钢铁压减产能的目标基本能够完成,但钢价似乎进入了阴跌局面,钢铁贸易商操作难度加大。”仝琳表示,从钢谷监测的实际成交价来看,北材南下二次进攻导致南北价差再度收敛,全国坚挺的成都钢价受北方资源大量流入也创新低,跌至4150元/吨。

  另外,近期全国雨雪天气普遍来袭导致需求停滞,并由北方向南方蔓延,加之在环保政策调整之后,钢厂持续生产使得库存不断增加。

  据库存数据显示,2018年12月12日,社会库存增加9.18万吨至188.16万吨,厂库增加4.75万吨至120.29万吨,总库存合计增加13.94万吨至308.45万吨。

  “中西部库存数据反映了北方需求停滞后范围在扩散,钢厂不断加大资源外调,南方继北方之后钢材现货市场也沦陷,近两个月钢价罕见累计跌了超过850元/吨,后期需求加速下滑。”仝琳表示,目前现货市场比较煎熬,企业人士纷纷表示年都不好过,希望国家政策能加大环保力度,严查污染钢企,限制落后产能。

  “冬季如果钢企不限产,那么作为钢贸商就没有必要储存囤货。”一位受访贸易商向记者表示。另外,依照目前情况,北方需求继续萎缩,限产情况不及预期,产量有继续增加之势,因此为了稳妥起见,贸易商大多持观望态度。

  事实上,自进入11月中旬后,随着雾霾天气增多,民众对高污染企业的限产呼声不断。与此同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钢贸商也表示,鉴于近期北方地区雾霾天气不断加重,希望国家政策能重启限产或是临时加码限产,以此降低库存,从而有利于稳定钢铁市场。